2014年,傳統企業都很忙,忙著搞互聯網O2O型;2015年,大家又開始困惑,如何打破轉型的困局。
“2015年O2O行業經歷了從瘋狂到理性的過山車般的過程。”微博上,e代駕CEO楊家軍的一封內部郵件被網友公布,這封郵件確認了裁員一事,稱一年來公司人員激增是管理上的失誤,極速回歸價值本質成為當務之急。
如此大規模裁員,將e代駕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在此之前,一批知名的洗車、餐飲、美容O2O平臺紛紛在資本重壓下裁員甚至倒閉,這也加重了人們對O2O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質疑。
O2O,這種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的新興模式,是否能夠突出目前整個經濟下滑的重圍?
采訪中,合肥的O2O平臺雖沒有表達自己不堪重壓,但整個行業從盛夏到寒冬的轉變,已經成為大家不爭的事實。
高額的補貼將成過去時
所謂O2O,其實就是指線上訂購,線下服務。例如洗車O2O,就是說消費者通過APP或其他移動終端下單后,洗車店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服務周到的上門洗車服務。餐飲O2O,就是消費者網上下單后,餐廳把消費者訂的餐品送到家中,也就是把電話外賣變為了網上自助下單。
雖然概念并不復雜,但O2O這兩年狠狠地火了一把。叫外賣每單減10元、上門洗衣特價1元、保潔每單減20元等等層出不窮的O2O服務補貼,成為2014年開始最火爆的話題。
話題的焦點往往就是高額的補貼,隨著滴滴、快的率先在打車領域推出的補貼政策讓整個打車市場火爆之外,整個O2O創業補貼戰成為獲取用戶最直接的方法。
“補貼有利有弊,可以短時間內沖高銷量,但是在目前狀況下,我們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補貼來獲取用戶。”合肥高新區一家做家政服務O2O的企業負責人楊先生對記者表示,上門保潔市場隨著用戶教育的成熟,目前處于供需不平衡的狀況,目前合肥的用戶端需求大大超過了阿姨的供應。
但是,楊先生坦言,自己在平臺創立之初也是做了大量的補貼活動。“前期推廣品牌的時候肯定要做一些活動的,但是隨之而來的虧損也在所難免。因為目前看,所有O2O補貼等促銷就是為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而隨著用戶習慣的不斷養成,優惠券數額就要縮小。現在,我們已經培養了一批客戶,而且供不應求,我們就不再補貼。雖然有些全國性大平臺資金雄厚,可以通過不斷地補貼來擴大市場。我們畢竟是合肥本土的一家初創民營企業,還是要通過其他方式來培養市場。”同時,這位負責人認為,無論是大平臺還是區域性平臺,補貼政策都只是暫時的手段并不能長久。
“燒錢必然意味著讓利于客戶,同時也會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但終究是難以持久的。”楊先生認為,線上市場的迅速擴張也極易導致線下服務的落后,引起用戶滿意度下降,創業期積攢的好口碑會岌岌可危。
O2O行業要回歸理智
沒有補貼的O2O還會有那么高的熱度么?和中國的每一座城市一樣,去年至今,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的O2O平臺上線,朋友圈中大家爭先轉發著各類服務不一的O2O。從最開始的微信賣面,到送火鍋進家,再到來小區洗車,去家中按摩、美甲,層出不窮的O2O讓合肥的懶人們有了在家“過冬”的新方式。
但是,大家看到的僅僅是每日遞增的新平臺,未曾看到其背后不斷倒下的老平臺。不久前,在朋友圈流傳著一份O2O的死亡名單,揭露了O2O創業風光背后“尸橫遍野”的現狀。名單上大致列出了涉及16個領域的O2O倒閉項目,其中外賣、洗車、教育、旅游等領域首當其沖,而餐飲O2O則是重災區。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那些名單上已消亡的O2O企業還是一畝田等遇到的窘境,都與資本有著密切的關聯,在資本漲潮時,創業企業故事講得圓滿,各種融資便可輕松獲得;而在融資趨緊、投資人愈加謹慎的趨勢下,創業企業本身業務和產品不夠過硬的話,很難再找到下一輪融資。
上述楊先生這樣對記者說:“在我身邊認識的這些做O2O的朋友中,只有為數不多的一兩個現在經營狀況良好。其他的只是依靠第一輪融資來的款項勉強生存,流量一直比較小。雖說有些O2O服務確實不錯,但是產品本身排他性不強,技術性不高,推廣費用也不夠,現在熱錢大潮退去,才終于發現自己是在 ‘裸泳’。再加上某些O2O企業本身所從事的業務并不具備可行性,有幾個涉足O2O的朋友現在都后悔了。現在,已經把自己的家產都投在了里面,非常尷尬。”
在楊先生透露的經營困難的O2O平臺,甚至于包括一些上半年曾風靡一時的餐飲O2O。“剛推出的時候,講述一些個人的故事,加上一些互聯網營銷手段,起到了效果。可以說,頭三個月掙了很多。但是雖然也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大家對這種餐飲O2O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每天的流水比之前少了很多。”
楊先生認為,其實從本質上來看,O2O模式只不過多種商業模式中的一種,只是打通線上線下的一種概念,完全不應該被神化。
■相關鏈接
到底什么是O2O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