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導讀:近日,家政O2O阿姨來了,在天津開設了首家旗艦店,為津城市民找月嫂、育兒嫂、家務員、居家養老、小時工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互聯網公司從2013年開始集中進入家政市場,它們幫助用戶通過App平臺隨時預約阿姨上門清潔房間,在服務完成后給出所有用戶可見的評價。在4月到7月短短3個月之間,e家潔、身邊家政、阿姨幫、阿姨來了等多家移動家政公司先后成立。58同城在2014年7月也上線了家政服務平臺“58到家”,58同城首席戰略官陳小華擔任CEO。 資本的大規模涌入,升溫了移動家政市場的熱度。e家潔和阿姨幫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完成了從天使輪到B輪的3次融資。互聯網與家政,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原來風馬牛不相及,但在資金的驅使下,他們卻親密接觸了。 如果說去年底到今年初是家政O2O的融資、萌芽初期,那么現在就是各家平臺短兵相接的時刻。O2O、“互聯網+”時代,消費升級助力用戶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角色轉換。當生意不是自動找上門、銷售額不是大幅增長的時候,傳統企業就不得不面對越來越被動的現實,尋求轉變。 “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并正式確立其為國家戰略。互聯網已經逐漸跳出一個行業的范疇,正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新引擎。 響應總理號召,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在全國各大智庫中率先出版“互聯網”智庫系列圖書,本文摘選自全國首部系統性、全景式揭秘“互聯網+產業”的實踐著作——《互聯網+:產業風口》。據目前全國新華書店、機場中信書店,天貓、京東、當當、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淘寶、微店、拍拍各大O2O渠道全線熱銷中,位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以下是本書搶先試讀: 
家庭服務是以家庭為服務對象,旨在滿足家庭生活對勞務的需求或優化家庭賴以運轉的社區環境,對整個家庭運轉和家庭發展具有直接、重要的公共影響的服務業,包括了家政、病患陪護、養老助殘、家庭醫生、家庭管家和育嬰師等家庭專業(特色)服務業,搬家服務等家庭外派委托服務業等。 有數據表明:目前我國家庭服務業有20多個門類200多種服務項目,年營業額達1600億元,家庭服務企業和網點50多萬家,從業人員1500多萬人。 
(截止2014年11月20日家政APP在主流安卓平臺總下載量(單位:萬次)) 家政服務業正在被互聯網思維顛覆,傳統家政開始逐步向“互聯網+”邁進,O2O模式又成就了一大服務領域。繼打車、外賣O2O席卷市場后,家政O2O開始成為資本追逐的焦點,幾乎每隔兩個月,就會有企業曝出巨額融資。家政O2O領域吸引眾多企業入局,且這些企業更加注重差異化切入家政市場,如從過去保姆、月嫂等全品類服務平臺細分至專業化小時工、管家等領域發展。 資本市場接連加碼家政O2O,雖然各大家政企業發跡于不同城市并以不同的方式切入,但均通過互聯網方式培養用戶習慣,改變傳統家政模式。在業內看來,家政O2O行業日前依舊處于各自為戰、探索概念的階段,但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家政行業的“阿里”、“京東”便會出現。 2014年下半年,多家家政O2O企業宣布獲得融資:2014年8月,阿姨來了宣布獲得來自清科創投的數百萬美元融資;2014年10月,阿姨幫對外透露已完成B輪數千萬美元的融資,由祥峰投資領投;2014年12月,云家政宣布已完成數千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藍弛創投。 “互聯網+家政”發展特征 特征一:重份額輕利益。資本市場對家政O2O一直進行試探性介入,從e家潔到阿姨幫再到云家政等公司都拿到了百萬到千萬美元不等的投資。盡管抽成看上去是最容易理解也是最穩定的盈利模式,但大多數家政O2O并沒有真正抽成,他們把收入全部交給阿姨。在市場探索期,多家公司同質化競爭激烈,并不能把盈利作為首要目標進行經營,而主要是品牌推廣,搶占市場份額。 特征二:高成本投入加強體驗。家政O2O雖然是互聯網運營模式,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依然需要門店的支撐。業內習慣稱門店為線下管理點,主要功能是對阿姨進行區域化的招聘、面試以及培訓等。一個好的培訓體系是家政O2O公司的核心優勢——這一點似乎成為行業共識,以e家潔為例,其培訓成本也占到公司運營成本約20%-30%的比例。用戶體驗是互聯網模式的核心,因此家政O2O目前主要通過高成本的投入形成良好的用戶體驗,以口碑換市場。本章節出選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出版的”互聯網+“智庫系列叢書第二部《“互聯網+”:產業風口》。請關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微信號:i100ec(每日連載更新)。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