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家政中介公司找到一名住家保姆,上班第一天覺得她帶孩子挺好的,雇主以為找到了好幫手,不料第二天早上保姆就失聯了,隨之失蹤的還有家里的首飾、燕窩、蟲草等貴重物品,價值近10萬元。昨天,事主肖女士表示,幸好當時孩子是自己帶著,要是孩子也和保姆一起失聯,后果將不堪設想。(11月3日《新快報》)
雇主花錢請保姆,哪料好幫手沒來,卻來了“三只手”,近10萬元的貴重物品隨保姆不翼而飛,雇主也只能慶幸孩子毫發無損了。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家政行業不斷升溫走俏,可是與此同時,一些行業亂象也暴露無遺。此次保姆失蹤事件,不僅驚出雇主一身冷汗,整個家政行業也當引以為鑒。
保姆之所以敢“玩失蹤”,而且還是卷著東西走,追根溯源還在于制度的漏洞。一則,家政公司對保姆的信息掌握不全、核實不準,一旦有突發情況發生,不但不能采取緊急措施,還往往是束手無策瞎添亂,這就讓一些有“私心雜念”的保姆,敢于為所欲為且有恃無恐。二來,由于不掌握保姆的基本情況,即便就是公安部門立案,找人也如同大海撈針,破案更可能是遙遙無期,雖是違法但成本卻可忽略,一些不法之徒難免鋌而走險。
要想讓保姆有“保”,讓雇主的錢花得放心,往根上說還在于建立制度、用好制度。第一,家政公司除了對保姆的基本信息登記核實之外,更要在技能培訓之外,組織開展從業道德的培訓,讓家政從業者明白行與止、利與害,不做違法之事,不行害人之舉。第二,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家政行業的監管,讓無資質的企業退出市場,對從業者信息在公安部門備案,這樣才能既防患于未然,又能在突發情況出現后,果斷采取有效措施。
肖女士家的保姆現在何處,是不是裹挾貴重物品出逃,暫時還沒有定論,我們不好妄自揣測,但是家政行業以此為契機,用制度將行業亂象矯正過來,卻絕對是利于行業長遠發展的好事。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