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日訊 時下,人們見面時相互問候的常用語是“你創業了沒?”杜爾伯特縣泰康鎮的農家女趙鳳娟趕起了時髦,放下鋤頭,登上廳堂,開起家政服務公司。自身收益的同時,為周邊60余位下崗婦女及待業百姓提供就業機會,短短兩個月,實現10萬元的經濟收入。
10月23日,記者來到泰康鎮百湖家庭服務中心,老板趙鳳娟悠閑地喝茶看報,“甩手掌柜”當得不亦樂乎。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40歲的趙鳳娟開公司絕非偶然:“我家在煙筒屯只有4畝地,我丈夫在縣上干木匠活,還有個上初中的女兒,日子過得緊巴巴。后來為了照顧女兒,在縣里開起了‘小飯桌。’聽親戚說,護工、月嫂、嬰嫂等不少賺,索性改了行。”
兩年前,趙鳳娟來到大慶一家家政公司“拜師學藝”。為人寬厚溫和的趙鳳娟,把老師教授的護理知識記在本子上,一遍遍地在心中默記。兩個月后,勇敢的趙鳳娟入戶當起了月嫂。
“月嫂這個差事,可不單單是伺候產婦和新生兒,還得給產婦搭配營養的月子餐,幫助產婦做產后調理。比如一次,一個新生兒起了水痘,就我學到的專業知識是等水痘都起來,再進行用藥。可孩子的爺爺奶奶就特別著急,要求第一時間用藥,那樣會削減孩子免疫力,是不對的。”趙鳳娟講述當月嫂那陣遇到的棘手事。
遇到問題不是意外,解決才是關鍵。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趙鳳娟說:“既然入了這行,就得耐心地給人家解答,最終選擇最好的方案解決事情。”
無論月嫂還是嬰嫂,每月都能入手4000多元,這讓種地出身的趙鳳娟感到滿足。年初,聽說縣婦聯對婦女創業有資金扶持,趙鳳娟動了開公司的念頭。
眾人拾柴火焰高。趙鳳娟在縣內租了樓房開公司,很多人“毛遂自薦”。53歲的“北漂”蔣桂茹樂得合不攏嘴:“這回不用拋家舍業去北京了,在家門口就把錢賺,一家人還團聚,真是兩全其美的事。”
樂得可不只蔣大姐一個,就連林甸的幾位大姐也趕了過來,她們紛紛說這行可比種地輕巧多了。
掛牌兩個月,連月嫂帶嬰嫂,還有保潔阿姨,共招募了60人。置身趙老板的公司,不見員工們的蹤影。趙鳳娟說:“她們都入戶創造財富去了,就留我一人在公司看門護院。”
人心齊,齊力可斷金。兩月過去了,這60位“戰士”撈回了10萬元。趙麗娟笑呵呵地說:“她們最多的每月賺到3500元,少的每月也賺個2000多,我按每人每天百分之十的利潤提取。雖然剛起步,我堅信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