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孩政策全面放開的消息一出,瞬間成為千家萬戶熱議的話題,同時也燃起了不少家庭對于生二孩的渴望。記者走訪發現,對于生與不生,最為糾結的是70、80后夫妻,90后則更多地考慮多生一個孩子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最終落地尚需時日,在正式實施前搶生仍屬違法。
70后:高齡生育,生和養都是問題
專家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后,從群體上看,70后受益最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較大,而50后和60后趕不上末班車。
“我這個年齡懷二孩,還需要再做身體評估,看身體的健康狀況是否允許。”1977年出生的蔡女士今年38歲,對于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先是覺得心動,但接近40歲的年齡讓她陷入了焦慮。蔡女士說,她在5年前要二孩的意愿最強烈,現在沒有了想法,政策突然來了。即便她馬上懷孕,也要40歲才能生產。而且,蔡女士也顧慮到第一個孩子已經10歲,老二和老大的年齡差是否會造成相處和溝通上的問題?“孩子生出來,誰幫我帶,雙方父母都高齡,請保姆開支太大。”蔡女士談到,對于“二孩”,70后內心非常猶豫,甚至是不想生的。采訪中,很多70后表示,高齡產婦、生育風險、經濟壓力等因素,讓他們對二孩敢想卻不敢行動。
80后: 經濟條件好會考慮生
“等政策落地后,我要為兒子再添個弟弟或者妹妹。”80后的林女士告訴記者,從年齡上考慮,她才30出頭,丈夫與自己相差2歲,身體條件比較適合孕育二孩。從經濟條件來看,雙方都有正式的工作,且有一定的積蓄,多養一個孩子沒有太大的負擔。而在誰來帶孩子的問題上,雙方父母退休在家,都愿意幫忙照看孩子。
家住歐洲城的梁女士對“生還是不生二孩”則進入了糾結模式。34歲的梁女士目前已育有9歲的女兒,從經濟方面考慮,養育二孩的壓力很大。梁女士分析,目前她居住的房子,從購買到裝修幾乎花去了父母所有的積蓄,每個月夫妻倆除了供養老人、基本的生活開支外還需要供車,就他們目前的狀況而言,經濟負擔是最大擔憂。
90后:不想把自己弄得太累
越來越多的90后進入適婚年齡,對于二孩他們有自己的看法。
1991年出生的小美,丈夫是公職人員,去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小美表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落地后,要不要生第二個孩子,她會認真考慮包括經濟成本、教育成本、照料時間等因素再決定。而她的一些同齡人生二孩的意愿并不強烈,畢竟現在的小孩花錢太厲害,90后本來每個月都是“月光族”,再加上工作方面的壓力,不想為了生二孩把自己弄得特別累。
未婚的90后倒是松了一口氣,不用為了符合“單獨二胎”的條件,按父母的意思找一個獨生子女結婚,這樣在擇偶方面能有更多選擇。
提醒:政策落地前搶生屬違法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明確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必須依法啟動實施,各地各部門不得自行其是。據了解,“全面二孩”的實施,需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規,除經全國人大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之外,還需各地履行實施方案報批、地方人大修訂計生條例等環節,才能使全面二孩最終落地,而政策最終落地前搶生仍屬違法,仍需按規定進行罰款。
“期盼政策早日落地,同時也希望在生育、教育及養老等方面的措施一齊配套。”市民陳先生表示,以往按照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獨生子女有一定的補貼,那么全面放開二孩后相應的政策是否也跟著一應改變。同時,80、90后多為獨生子女,這部分人群家庭的養老問題較為突出,政策能否有所照顧。
專家:要不要生二孩,應先了解身體狀況
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又重新燃起了不少70、80后媽媽再生一胎的想法,但是年齡適不適合、身體狀況允不允許、在什么情況下要二孩比較合適?市婦幼保健院專家提醒,在政策落地后,想要二孩,女性年齡最好不要超過35歲。
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劉醫生表示,女性孕育二孩的最佳年齡在25歲-30歲之間,但隨著現代晚婚晚育觀念的影響,多數年輕夫妻在25歲后才孕育一胎,二胎就遲很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子的質量有所下降,女性身體機能也在逐漸下降,高齡孕育的風險相對較大。如想要二孩,女性最好不要超過35歲,且第一胎和二胎的時間間隔以4-5年為宜,35歲以上的女性,應到專業醫院進行產前咨詢及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備孕,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幾率。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