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廈門7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請個“月嫂”帶孩子,成為當下不少初為人父母的年輕人的首選。規范的崗前培訓、豐富的母嬰護理經驗,都成為“月嫂”不斷走俏的重要原因。
然而也有很多年輕父母發現,如何挑選一個合適自己家的月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你比如性格、衛生習慣、帶孩子的技巧等等因素都需要細心衡量,而月嫂這個行業的傭金定價依據也常常各不相同,讓人無從甄別。
廈門的吳女士在六個月前剛剛成為了一名母親,在她看來,能有個月嫂幫著帶孩子,給沒有經驗的她幫了大忙。
吳女士:我覺得她還蠻細心,也挺有耐心的。小孩剛抱回來時,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去給他洗澡,小孩一哭鬧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她會有辦法。做的月子餐也不錯。第一個孩子因為什么都不懂就請月嫂,第二個孩子就懂了,其實可以不用。
但是孩子的外婆高女士則有些不放心,總是擔心月嫂沒法像家人一樣好好照顧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去評價月嫂干的到底好不好、
高女士:害怕孩子吃不好、照顧不好,聽說有給小孩喂安眠藥的。她按照自己的方法,沒有按照正規的操作,怕她不專業。有培訓沒有實際操作也不放心。
湖北的周女士說,自己挑月嫂時,家政公司會根據以往顧客的口碑給月嫂劃分不同價位,自己再“憑感覺”挑選。
周女士:我們就根據眼緣挑了一個人,之后可以跟她視頻面試,問她孩子護理的一些基本問題,看她答的好不好,沒什么量化標準,就是靠感覺。
盡管又是看口碑又是視頻面試,周女士還是在挑月嫂的過程中遇到過鬧心事——曾經有一個月嫂,只在她家“上崗”了幾天就“下崗”了。
周女士:她就是不會帶孩子,她說已有十幾年的從業經驗了,但很多新知識她不懂,還是十幾年前的老觀點。
雇主們的抱怨折射了月嫂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月嫂本身也的確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翁明杰是安徽某月嫂中心的一名金牌月嫂,據她介紹,最初做月嫂是因為自己喜歡孩子,看到自家請的月嫂做得挺好,就跟在后面學。
翁明杰:我們自己家小孩一開始也請月嫂,就跟著她學,或上網學,算起來有三四年了。
漸漸的,翁明杰得到了很多顧主的認可,很快晉升為金牌月嫂,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學習,在實際工作中,她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翁明杰:乳房有硬塊呀,嬰兒發燒,當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安徽淮南市某家政月嫂服務中心負責人許文說,淮南市現有上規模月嫂服務中心十余家,除了一部分進行系統的培訓,大部分都是像翁明杰這樣自己摸索經驗的。
許文:有時候我教月嫂怎么上戶有技巧,首先到地方,小張、小王,我是佳美的月嫂,健康證、月嫂證、身份證三證給你看一下;第二步,你要去洗手,必須要洗手,月嫂干凈最重要。
記者:這幾步是您總結出來的?
許文:是的,是我總結的。
許文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月嫂服務標準,得到了顧客的認可,但在一些方面,因為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也讓她們遇到了不少尷尬。
許文:雇主跟我們講,你有什么標準收這個費用?他這樣問我們,但物價局沒有給家政定價格,好像我們很自由的樣子。
而在廈門某月嫂公司負責人張女士看來,缺乏統一標準所凸顯的問題,并不僅僅是在“等級評定”與“服務流程”上。
張女士:月嫂很難規范起來。月嫂們都會拉幫派做,有經驗的沒有接受過培訓,我們考試大多數是理論,老的有的根本考不過去。所以說,有證書的人不一定有經驗。
從剛才的報道當中我們也感受得到,月嫂這個行業當中的一些亂象。不過,這一局面今后有望得到改善。昨天,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對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和家政服務機構劃分進行了規范與界定,并將于明年2月1號起正式實施。
標準對月嫂提出了基本要求,應為年齡在18到55歲,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具備與等級相適應的服務技能,能夠及時清理個人衛生,具備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上崗服務時應著統一工作服,定期參加職業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護理知識和專業技能,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精神病史和傳染病等。
濟南陽光大姐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平:母嬰生活服務標準07年在山東已出臺地方標準,將近七八年的運行,現在很多家政服務企業,尤其是月嫂公司也參照了當時的標準去規范運行。現在制定的國家標準是在那個基礎上的完善和提升,保護三方的權利和義務,對服務機構和人員也是一種監督方式。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