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IC供圖 原標題:重陽節前夕,本報記者探訪養老院,老人們說出了節日心愿—— 希望子女陪在身邊、希望孩子們多來看看、多打幾個電話…… 百善孝為先,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孝道,眼看著就要到重陽節了,對于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該怎樣給父母過節。而在很多父母心里,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物質上的豐盛比不上兒孫繞膝帶來的情感滿足。 昨日,記者走進養老院,傾聽這里老人們的心聲,他們的心愿都非常簡單——希望子女陪在身邊,不能住在一起的也希望孩子們能多來看看,打打電話。 傾訴人 吳雙榮老人 71歲 上次見孩子已是4年前 現在最希望和兒子在一起 在灃東新城王寺養老院,今年71歲的吳雙榮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兒子在一起。 吳雙榮退休前曾在西安一所職業學校里教商業經濟。老人有一兒一女,兒子大學畢業后去了深圳謀生,女兒定居在臺灣。 2007年,吳雙榮的老伴突發腦溢血去世,后來她便跟兒子回到深圳?!吧钲诘纳罟澴嗵?,我還是喜歡西安相對放松的環境。西安還有很多我的老朋友、老鄰居,心里惦記?!痹谏钲谏顑赡旰螅先擞只氐轿靼?。 “我害怕一個人住,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要是有點什么意外,死到家里都沒人知道?!痹谂笥训耐扑]下,吳雙榮住進了養老院。兒子知道了這個消息,雖然無奈,卻也沒有其他辦法。還好,在養老院的日子,吳雙榮覺得非常開心,本來就性格活潑,喜歡唱唱跳跳,養老院也經常搞一些文娛活動,她就組織大家表演節目,還成了養老院的“文藝骨干”! “夜深人靜時,我就特別想孩子們。”吳雙榮說,上一次見到兒女已經是4年前了,2011年她做了一個比較大的手術,當時兒子女兒都回來了,之后就再也沒回來過。但吳雙榮卻看得很開。“兒子女兒都有各自的生活,他們工作也很忙,我當媽的自然要理解,不想因為自己給他們添麻煩,要做一個自立的老人?!闭f完這些,老人又悄悄說,雖然是這么做的,但心里還是希望子女在身邊。 在養老院住了6年,今年年底,吳雙榮又準備去深圳和兒子同住?!皟鹤釉谏钲诖蚱?,有成功的時候,但也經常生意失敗,我不放心他,想過去以后用我的退休金幫幫他,還有就是特別想我的乖孫子。”老人笑著說。 傾訴人 王大笑老人 72歲 希望孩子陪在身邊 這些想法卻不敢告訴子女 很多老人之所以來養老院,是由于兒女遠在外地,但也有子女在身邊,卻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無法照顧。 72歲的王大笑老人,是周至縣竹峪鄉嶺梅村人,老人只有一個獨女,便和老伴一直跟女兒生活在一起。女婿工作的學校因為離家遠,平時住在宿舍,每周回來一次。 王大笑早年就患有類風濕關節炎,2005年的一次腦溢血,讓老人病情加重,生活無法自理,只能坐在輪椅上。王大笑老伴身體也弱,去年又摔了一跤,家里兩個病人,還有一個小孫女,女兒女婿兩人要照顧四個老人,實在是吃不消。 最初,女兒女婿打算找個保姆照顧老人,但女婿跑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沒辦法,便把吳大笑帶到了學校,打掃了一間庫房讓老人住下,方便照顧,上班時間,就拜托門衛師傅幫著買飯、照看上廁所。 堅持了半年多,不料今年吳大笑的老伴又摔了,二度腰脊椎骨折。這樣一來,女兒既要工作,又要照顧老人,還得管孩子,考慮到長期住在學校也不是長久之計,吳大笑選擇來養老院。 “一開始,好多親戚朋友知道女兒把我送到養老院,都指責她不孝順,后來知道我在這里生活得很好,便漸漸消除了誤會。希望自己身體能趕快好,這樣就能跟女兒一塊住了。”吳大笑說,其實很多子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都是無奈之舉,老人知道子女的難處,也都理解,但又想孩子陪在身邊,這些心里話卻不敢告訴孩子,怕孩子知道了更難受。 養老院院長提醒 盡孝心不能等待 別到時追悔莫及 王寺養老院院長馮芹珍告訴記者,養老院從2009年正式開辦到現在一共有170多名老人,為了照顧這些老人,她一共雇了50多名工作人員。 早些年,她是做企業的,賺了一些錢之后,便想著開辦養老院,算是回饋社會,雖然每位老人每月都要收取一定費用,但是除去成本,基本賺不了多少錢。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