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唐才英彰顯無私母愛
新余新聞網10月19日訊(記者陳玉霞)簡單的木制家具,一臺老舊的彩電,在分宜縣縣城鐵路旁附近的這棟低矮磚瓦房內,今年79歲的原分宜縣人民醫院退休工人唐才英,30多年來,不僅拉扯大了自己親生的5名兒女,還先后獨立撫養6名棄嬰。為了這些孩子,本可以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她硬是回醫院再干了12年清潔工,工資不夠用,她就靠撿破爛、種菜來貼補,她含辛茹苦,將這些孩子拉扯成人,供他們讀書成才。
1983年3月,在醫院當清潔工的唐才英按往常一樣天不亮就起床了,在上班路上,一個呱呱啼哭的襁褓引起了唐才英的注意,看著襁褓中剛出生沒幾天的女嬰凍得發青的小臉,熱心腸的唐才英趕緊抱起孩子趕到民政局,可由于當時的民政局經費緊張,沒有能力撫養這個孩子。唐才英在征得工作人員同意后,把孩子抱回了家,給她取名芳芳,半年后辦理了正式的收養手續。
一包奶粉4元錢,小芳芳每月要吃4袋,這對當時每月工資只有100余元的唐才英來說,確實是筆不小的開支。為了撫養芳芳,唐才英在工作之余,又到醫院后勤部門幫忙洗衣服、被子等。在唐才英的精心呵護下,芳芳踉踉蹌蹌地走路了,上學……如今,29歲的芳芳中專畢業后,和同學在深圳合伙開了一家家政公司,事業發展順利。春節回家,芳芳給唐才英買了一對金耳環和一枚金戒指,還一口氣給她買了3雙鞋,讓唐才英穿在腳上、暖在心里。
唐才英的工作要求她每天要早起,因此她經常能發現被遺棄在醫院附近的嬰兒。每次她都要把孩子抱回家養得結實健康之后,或者送去福利院,或者被好心人領養。遇到體質弱一點、別人不敢領養的孩子,她就一直留在家里悉心照顧。30多年來她先后撿到過20多名棄嬰,最多時家里同時有6個吃奶的嬰兒,實在照顧不過來,她就花錢請家附近的老人過來幫忙照看。唐才英笑言:“我這輩子沒存到錢,錢都給孩子們買奶粉吃掉了。”
看到母親年紀這么大,照看撿來的孩子很費心,唐才英的5個親生子女都覺得很心疼。他們四處托人打聽,希望有人能領養這些孩子,減輕母親的負擔。2011年,經民政部門同意,唐才英收養的丹丹和小回分別被一個教師家庭和一個醫生家庭領養。琳琳和小港繼續留在唐才英身邊。丹丹和小回離開唐才英家后,還經常回來看望她,和其他兄弟姐妹關系也非常親密。
隨著年紀增大,唐才英已經無法勝任清潔工的工作。從1998年起,她只能依靠微薄的退休金來維持自己和孩子們的生活,并靠開荒種菜和養豬貼補家用。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唐才英卻從不吝嗇,竭盡所能地為孩子創造好的條件。小港愛好美術,從他上小學開始,唐才英就出錢供他每周上一節校外美術輔導課;后來發現他數學跟不上,又出錢供他上數學補習班。老師們聽說唐才英的事跡后都非常感動,主動減免了小港一半學費。
在唐才英的悉心栽培下,今年19歲的琳琳已經長成身高172cm的大姑娘了,在學校表現也非常出色;小港的畫作還在2008年中國—澳大利亞“和平杯”書畫國際聯展青少年兒童藝術作品評獎活動中榮獲銅獎。
眼看著孩子們即將上大學,年逾古稀的唐才英干不動別的活,就每天抽空出門拾廢品換錢。只要孩子們一眼看不見,她就推著裝廢品的破童車出門,鄰居們經常在半夜聽到那輛童車吱吱呀呀來回路過的聲音,別人問她晚上出來拾廢品累不累,她說自己習慣了一天睡兩個小時,況且晚上車子少,收獲也更多。
如今,年近80的她已是骨瘦如柴、身形佝僂,本應安享晚年的她卻還在供養著2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她舍棄了舒適溫馨、安逸的生活,卻住在鐵路邊上那低矮、破舊、潮濕的舊瓦房里,每天弓著背,風雨無阻上街拾破爛。
總有人好奇,唐才英明明可以憑借退休工資過著享清福的日子,為什么要讓自己活得這么辛苦,她圖的是什么?每次面對別人的疑問,唐才英總是說自己其實很幸福:“我這個人蠻能吃苦,多做點事、多吃點苦我不怕。對我的孩子,不管是親生的還是領養的,我都一樣愛他們,一心只希望他們過得好,只要孩子們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能學有所成,能出人頭地,將來報效國家,吃再多苦也值。”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