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報 訊 ( 記 者 謝凡) 經過6個月的緊張籌備,2天的激烈角逐,由自治區婦聯、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舉辦的自治區第三屆巾幗家政服務員技能大賽在10月16日閉幕。大賽評出了前6名,優秀獎23名以及8個獲得優秀組織獎的單位,選手根據名次不等將獲得表彰和物質獎勵;其中對綜合成績第三名的選手依程序頒發高級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并授予自治區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對第四名—第六名選手頒發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對未取得名次但理論考試、技能操作兩項成績均合格者頒發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獲得第一名的伊犁州選手張健說:“家政服務業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也是一個吸納女性就業推進家務勞動社會化的新興產業,獲得此次競賽的第一名對自己也是一種激勵。自治區婦聯一直以來始終將發展家政服務業作為服務婦女、服務家庭、促進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僅烏魯木齊市就有138家各類家政服務實體,形成了好朋友家政、海曼家政等一批管理規范、社會信譽良好的巾幗家政服務品牌。 以家政促就業用競賽轉觀念以家政促就業用競賽轉觀念 本報記者謝凡 10月15日、16日,自治區婦聯與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舉辦自治區第三屆巾幗家政服務員技能大賽。舉辦此次大賽有什么樣的目的和意義,今年的比賽又有什么樣的特色和亮點?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自治區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侯漢敏和自治區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庫來惜·阿不都拉。把“我能行”的意識樹立起來 記者:據了解,自治區第三屆家政服務員技能大賽歷經6個月的精心籌備,得到了全疆各地州市的大力支持,并在8月-9月期間完成了初賽。舉辦此次大賽有什么樣的目的和意義? 侯漢敏: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而且有效促進了下崗失業婦女創業就業和農村富余女勞動力轉移就業,帶動婦女特別是少數民族婦女增收致富,提高她們的經濟地位、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對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治區巾幗家政服務員技能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三屆了。舉辦自治區第三屆巾幗家政服務員技能大賽,也是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具體行動之一。 通過舉辦大賽,我們要讓新疆廣大婦女同胞認識到,做家務也是有價值的,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幫助她們把“我能行”的意識進一步樹立起來。 我到喀什的一個重點村調研時,看到他們搞婦女的家政培訓,使婦女和家庭的變化很大。有個婦女告訴我,她通過技能培訓,開了蛋糕店,做飯更好吃了,老公高興,孩子高興,家里人更和睦了。更為重要的是,她走出了家門,和社會接觸了,感受到現代化生活,感受到現代文化。所以,我們舉辦這樣的大賽目的不僅僅是促進廣大婦女,特別是農牧區婦女的就業,而且讓她們更多地與現代社會接軌,引領廣大婦女做現代化新疆人。 當前,家政服務的從業人員多是下崗失業或無業婦女,或者城市附近鄉村、城中村中的家庭婦女,多數人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崗前和崗中沒有接受過家政專業培訓,持有中高級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較少。通過職業資格認證,可以提升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提高家政服務質量,規范家政服務業的發展。 記者:自治區第三屆巾幗家政服務員技能大賽有什么樣的特色和亮點? 侯漢敏:與往年相比,今年參賽人員范圍廣,15個地州市婦聯通過預賽初賽,最終選拔推薦了48名選手參加此次大賽,是人數最多的一屆。 從比賽內容看,此次大賽更加規范、更加標準,難易程度較以往高,更能代表我區家政服務業的高層次水平。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