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華:家政服務行業的女狀元
《內蒙古日報》(2015年10月21日) 04版

□本報記者 霍曉慶 18年前,19歲的周曉華第一次創業,在周圍的質疑聲中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肉兔養殖戶,并帶動400多戶農牧民通過養殖致富。6年前,周曉華第二次創業,短短幾年時間,她創辦的天一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成了錫林郭勒盟乃至自治區家政服務行業的領頭羊。今年,她和全區其他7名家政服務行業的姐妹被選為婦女代表。10月20日,記者在自治區婦女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見到了周曉華。 2009年,自治區婦聯開始實施巾幗家政服務工程,一次,周曉華隨婦聯去外地考察,看到了家政行業的廣闊前景,就決心投入這個行業,成立了天一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剛開始,公司只有6個人,業務量少,前期投入大,多年的積蓄用完,她只好借錢給員工發工資,再加上連續3年虧損,愁得連覺都睡不著。然而周曉華沒有放棄,第4年起,她帶著員工去全國各地的優秀家政企業學習、培訓,不僅學到了技術,還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管理方法。 要做就做一流。周曉華引進了全自動洗地機、沙發地毯清洗機等,在當時,錫盟很少見到這樣先進的設備。為提供精細化服務,她甚至把員工上門服務時敲門的次數、聲音的高低,擰水時水流的速度、聲音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一次,一家大酒店要清洗廚房,找了好幾個家政公司都做不了。“要想出類拔萃,就要做別人做不了和做不到的事情!”周曉華接了這個活兒。辦法總比困難多,周曉華帶著員工想辦法,自己做工具,把難題一個個攻克,最終完成了這個項目。 周曉華繼續施展拳腳,投入580萬元建立了包括家庭文化休閑實訓室、琴棋書畫實訓室、花鳥魚蟲養殖實訓室、家庭健身保健實訓室等36個家政服務實訓室,拓展了家政服務的內涵,改變了過去家政服務行業單一的服務理念,讓家政服務向更高層次發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全國有60多萬家家政服務企業,天一家政連續2次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評為全國千戶百強家庭服務企業。在全區舉辦的家庭服務職業技能風采大賽中,天一家政連續2次獲得團體第一名,還獲得全區優秀家政服務企業、全區三八紅旗集體等各項獎勵、榮譽20多項。周曉華本人也被評為全國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 “我的公司,不僅要讓員工掙一份工資,還要讓他們獲得幸福感,提高他們生活的品質。”周曉華的這一理念,是她的公司能夠在同行業中出類拔萃的重要答案。 周曉華不斷加大投入,解決員工吃、住、行的問題。考慮到員工在入戶服務中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她專門聘請心理咨詢師為員工做心理輔導。每天早晨,她都會騰出時間,跟員工一起唱首歌,跳支舞,還要討論分享一個話題。 在對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進行討論時,有員工說,屠呦呦雖不是院士,但是經過多年努力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我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只要好好努力,也會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這些討論提升了員工的自信心。 最近,周曉華還給員工們留了一個作業:如何說一句溫暖的話?這一作業讓員工們反思自己的表達方式,把這一反思運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員工們不僅在工作中更受尊重,他們的家庭生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天一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員工們團結、互助、相互關心,123名員工的顧客回訪滿意率達98%以上。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