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僅僅到傳統保姆中介和家政公司去找保姆嗎?這個未免已經OUT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雇主開始動動手指頭在APP上下單,互聯網家政開始冒尖,這讓傳統的家政實體店感到了深深的危機。 在近日的家博會上舉行的“新業態、新挑戰、新機遇——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理論研討會”,互聯網家政公司和傳統家政進行了一場唇舌之戰。而記者在深入一線進行調查后了解到,雖然互聯網家政羽翼漸豐,但想要立足市場,仍面臨很大的挑戰。 青年報首席記者 范彥萍 記者調查 APP軟件:操作挺方便快捷 不少公司還有補貼抵用券 分享就獲得補貼,節假日還能搶紅包。近年來,家政界的“滴滴”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記者昨天在安卓應用商店里輸入關鍵詞“家政”,就跳出來不下10個相關應用,如家政幫、e家潔家政、無憂保姆、懶人家政、云家政、阿姨幫、58到家等。 記者分別下載了云家政、58到家等互聯網家政APP。打開云家政的界面,首頁包括臨時保潔、長期鐘點工、住家保姆、育兒嫂、看護老人、月嫂等選項。再點擊月嫂選項,作為雇主需要輸入預產期,心理價位(從6000元/月到10000元不等),還需要勾選家里是否有寵物(大型犬、小型犬或貓),再輸入服務地址、聯系方式等就可以進行預約。 打開臨時保潔,界面上則跳出“2小時極速上門,好評阿姨上門服務,全程服務保障”的承諾,通過該APP預約臨時保潔員的價格為30元/小時。可以獲得2萬元財產損失險及阿姨10萬意外傷害險。 打開另一款58到家的APP,它的家政內容則按照項目來分,分成日常保潔、擦玻璃、深度保潔、家電清洗、家居養護等。其中,擦玻璃的價格是每平米12元,120元起,戶型分成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四居室以上。APP對服務范圍進行了規定,如要做到“玻璃邊框、槽道無塵無水印”、“玻璃內外表面無塵無水漬”、“操作區域干凈整潔等”,還額外列出了紗窗清潔不含在服務范圍內,還有各種受限事項。 那么這些APP在年輕人中的口碑到底如何呢?記者抽樣調查了身邊的一些白領。從事旅行創業的許小姐表示,“今天過生日,昨天我在大眾點評上叫了一個阿姨,幫忙打掃。感覺還行,跟平常叫鐘點工差不多,就是叫的方式變化了,內容一樣。” 家住虹橋的董小姐平時獨自住在130平米的房子里。因為面積較大,工作也忙,她平均每2周會在58到家上叫一位保潔員。董小姐告訴記者,普通的家庭保潔的價位是30元/小時,和市面上的價格差不多。“我用APP叫阿姨用了將近一年了。我的房子比較大,每次至少要三個小時。但一個月下來花費也只有180元。而且APP上定期會返券,5~10元不等。我最近剛剛拿了2張,一張9元、一張5元的。如果一直有返券,我就比較依賴這個APP。” 董小姐介紹說,每次她都會提前兩三天在APP上叫阿姨。由于每個據點附近有一批不一樣的阿姨。她一開始會一直換阿姨看哪些做得比較好,然后鎖定了3名較為滿意的。“我可以在APP上看到她們的檔期,看她們可選的時間段,三個人輪著來。” “三個小時過得很快,阿姨要掃地、擦地,擦家具和玻璃上的灰,打掃廚房和衛生間。我覺得58到家還是可以的,像大眾點評一樣,用好了可以點評,也可以翻開前幾位雇主的評語。”董小姐表示,自己也明白可以挑單,但不會這樣做,因為有一個第三方平臺會安心一點,萬一出事了可以去找平臺投訴。 另一位在創業公司工作的80后白領吳小姐則下載了包括云家政、58到家、阿姨幫等在內的好幾個家政APP,她的原則是,看誰返券多用誰的。“我在上面叫鐘點工,按小時算錢。比我在公寓里叫的便宜。覺得蠻好的。阿姨每周過來掃地、拖地、擦家具。”不過,吳小姐表示,唯一不方便的是,她必須每次在有人的情況下看著阿姨工作,“現在還不是很放心把鑰匙交給網上的阿姨。公寓樓道里的阿姨相對可信度就高一點。” 在房地產公司工作的韓小姐則告訴記者,阿姨幫的阿姨沒啥經驗,活干得一般,不過態度都還可以。 用戶吐槽:阿姨質量參差不齊 有人遲到 有人拖時間 記者看到,用戶們對這些網上預訂的阿姨的評價參差不齊,有的用戶評價說,“非常好用,家里打掃衛生越來越方便了”,但也有雇主吐槽說,“不想說保潔阿姨什么,畢竟年紀大了,也不容易。但是想問下這家和平臺合作的家政公司,是否送來的阿姨完全沒培訓過,難道還需要客戶來培訓?阿姨什么都不會干,等她走后,我又重新把家里擦了一遍。阿姨連我家拖把、吸塵器都不太會用,甚至都不認識威猛先生,我能說什么?”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網上預訂阿姨過程中,不少雇主反映阿姨有故意拖延時間、做事磨蹭、遲到、做事不認真等各種情況。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