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一個本地阿姨,每周5天每天3小時,專職做飯;一個安徽阿姨,每周日花3小時,專門負責打掃。家住梅隴的秦先生,家里雇了兩個鐘點工,各有特長,各司其職。
他說:女兒上初二,每天早上6點50要出門,6點半就得吃早飯,燒飯阿姨是小區鄰居,松江本地人,燒得一手好菜,但不會做家務,早晚燒兩頓飯,每天三小時每小時25塊;一個是安徽鐘點工,家務干得利索,一個禮拜大掃除一次,每次3個小時。
“術業有專攻,讓阿姨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效率會更高,感覺會更好?!鼻叵壬H有體會道。
隨著家政服務項目的細分,在上海,有不少人和秦先生一樣,家里雇了兩三個鐘點工,除了洗衣、做飯、接送小孩、照顧老人等常規項目,有的家庭還專門請人遛狗、烹飪家宴、養護綠植、陪讀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部分在職白領或上海退休阿姨利用節假日或空閑時間來做家政,比如帶孩子、做家教等來補貼家用。
蔡小姐為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專門請了個陪讀———60多歲的李老師,她住在蔡家附近的小區,是個退休小學語文老師。每天放學,李老師去小學接孩子回家,輔導功課,還會幫忙做點簡單的家常菜。
隨著我國老齡社會的來臨,做保姆的人越來越少。30歲到45歲是從事保姆工作的黃金年齡,在老一代保姆退出市場后,缺少年輕的血液補充。業內人士憂心忡忡地表示,10年后恐怕沒有保姆可用。
看到保姆市場的緊缺,不少高素質的人才開始看上這一行業,上海已有留洋博士涉足家政行業,一些國際資本也開始介入。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已經開始關注家政行業,河北工業大學還開設了家政藝術系,東北農業大學、北京海淀走讀大學也設有家政系。
35歲的吳先生,今年暑假就請了個留美大學生,給上國際學校二年級的女兒做了兩個月的外語家教。吳先生另外還請了兩個阿姨,一個住家保姆,包吃包住專職帶小兒子,一個每天燒飯打掃?!袄畎⒁桃郧白鲞^廚師,雖然時薪高達50塊,但每天晚上能吃上她燒的糖醋排骨、魚香肉絲,就是種享受啊。”
業內人士認為,只要改變觀念,未來大中專學生也可以進入家政行業,因為這個行業起薪并不低。此外,“全民家政”也是種趨勢。市民可以把自己的專長與人交換,把業余時間存儲到“家政銀行”,依托家政公司強大的品牌和網點布局優勢,實現區域內的“N對N”的專業化分工。可以預見的是,傳統的家政運作模式必將被逐步淘汰,新的模式將會產生。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