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 李玉麟 實習生 樊雪崢
老李今年55歲了,襄陽人,干護工這一行已近十年。他的妻子也在別的醫院做護工,兩人長期兩地分居。
雖然做護工非常辛苦,但是比起在家種田的收入還是要高一些。加上住在醫院食宿不需操心,老李做事十分認真負責,所以找他干活的人絡繹不絕。
通常,老李的一天是這樣的——夜晚最難熬,如果遇到重癥,要打大半夜的吊針。老李只能盯著注射瓶,恍恍惚惚睡四五個小時。早上6:00左右起床,洗漱完畢,等后勤把折疊床收走。給患者洗臉、擦身體、換衣服,倒尿壺和引流液。7:00,下樓給病人買早點,趁機透透氣。隨后,喂病人吃飯,把病人推出去轉一轉……一天基本沒歇息。
工作很辛苦,錢卻賺得并不多。記者走訪武漢多家醫院和一些家政公司了解到,護工分住家和住院兩種。請一個住院護工的行情基本上是120元/天,24小時陪護,如遇重癥會上浮10-20元,客戶還需支付給中介公司一次性中介費150-300元。此外,護工每天還要給中介交l3元左右的“份子錢”。
護工這行按天吃飯,沒底薪、沒淡旺季,一般照顧術后病患都是7-15天左右,有活就干、沒活休息。就算是連軸轉,一個月下來,收入也不過3000多元。住家護工每月包吃包住,能拿到3000—4500元。而在縣一級養老院,護工工資一般在2000元上下。“辛苦不提,有時還會遭到別人的白眼。”從事住家護工已十多年的林阿姨對記者說,老人或臨終之人脾氣往往不好,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或者唉聲嘆氣的,護工情緒難免受影響。
老李的老鄉老汪也是護工,兩人今年都五十多歲了,男護工年齡偏大是普遍問題。“60歲護工照顧80歲爹爹是常有的事。”老汪說。
與女護工相比,男護工在體力上更勝一籌,但現實中,許多中年男子寧愿去做保安或者門衛,也不愿當護工。
記者在中南、同濟、協和等多家醫院看到,留在護理中心等崗的護工大多都在50歲以上。博愛家政公司負責人說,一些雇主因為病人性別等原因,點名要找男護工。但整個行業普遍存在男護工短缺現象,他們公司也只有六七個男護工。
除了家政公司,各大醫院也有自己長期合作的護理公司。比如,中南醫院的福康家政、同濟醫院的濟生陪護公司、協和醫院的康寧陪護服務中心等。當記者問護工是否有健康證和培訓證明時,福康家政、濟生公司的負責人分別答復:“護工跟月嫂不一樣,體檢我們醫院每半年都在做,但對健康證真的沒要求。”“不需要資格證,做這一行時間長了自然就有豐富的工作經驗。”
武漢市家政行業協會專家表示,目前存在一些護工可以同時在多家家政公司登記的現象,導致管理混亂。家政公司應遵守家庭陪護和醫院陪護的服務規范,科學管理,并在護工技能和服務內容上做好引導工作。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