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錢星星 劉義
環衛工作是城市的名片,興義市2000多名環衛工,今年以來,他們都在為興義市展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大行動、迎接中國首屆山地運動會開展環衛“大比武”,為城市干凈整潔付出極為艱苦的勞動。
9月的一天,48歲的楊清榮又一次7點出門指揮垃圾清運,每天用摩托敲醒黎明,用疲憊迎來星辰成了他的工作常態。
楊清榮是黔西南露露家政公司一位平凡的“城市美容師”,清瘦背駝的他在興義市環衛戰線上,13年間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從一線基層環衛工“掃”到了轄區主管、環衛經理。
2001年,楊清榮是興義市黃草壩環衛站一名普通臨時環衛工,街道是他另個家,當臨時工又苦又累沒保障,拿著每月150元的工資,想著擠在一間出租屋的妻子兒女,楊清榮自卑、痛苦、彷徨。
同年,興義市城市保潔工作市場化先行試水,興義市南環路路段“下嫁”(承包)給成立了3年的露露進行管理,楊清榮與百位環衛工人也被一并“打包”給了露露。
進入露露,從臨時工到公司正式聘用,身份上的轉變、工資的增加激發出了楊清榮更多工作熱情。憑著認真勁、經驗豐富、實干精神,當年,楊清榮就當了環衛主管,工資漲到了每月420元。
告別清掃一線,他卻仍然記掛著轄區的每一個路段,巡檢、指導、一刻也不閑著。
2005年,同是環衛工的妻子選擇到電信做起保潔員,與楊清榮一同進公司的伙伴半數離開了環衛崗位,楊清榮選擇堅守在露露。
定期接受職業培訓,讓初中文化的楊清榮長了見識,多了膽量,添了文化,他有了信心和勇氣,公司為他買商業保險辦社保,給了他更多安心。露露不斷提高待遇,楊清榮工資又漲到了880元。
為了工作方便,他自己掏錢買了一臺電動車換下破舊的自行車,貼上公司的“巡查”的字樣,每天穿行在轄區的清潔路段,如今這樣的電動車已經換了3臺。
2009年雨夜,騎著車例行巡查的楊清榮被車撞傷了,公司經理馮琥接到他的電話,親自趕到現場將他送到了醫院,公司支付了1000多元的治療費用,這讓楊清榮更是鐵了心跟著露露。
2011年,喜事連連,楊清榮當上了片區經理,工資漲到了2500元,一家人搬到了更寬敞的出租屋,女兒考上了大專,兒子也考上了高中。
2012年,楊清榮接到行業競爭對手拋來的橄欖枝,同樣聘請他當經理,待遇更好,他回絕道:“露露待我像家人一樣,我舍不得走。”
從一線到主管、經理,楊清榮很少出現在辦公室里,始終樂于和一線環衛工人一起工作。
“自己作為大家的老前輩,只有把兄弟姐妹的冷暖放在心上,多和員工相處,多把工作做好,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
工作中,楊清榮既是指揮員,監督者又是戰斗員。多年來,長年累月、夜以繼日,帶著40余名環衛工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哪兒有任務,他就騎車出現在哪里。每月開員工安全服務培訓會,時時提醒員工確保安全,教育隊員把奉獻擺在第一位。職工有急事請假,人手不夠,他就頂崗作業。職工遇到困難,手頭不寬裕的他也伸出援助之手。片區來了新同志,他就手把手傳授他們清掃技巧。職工與片區群眾有了摩擦,他就去放放“潤滑油”。由于他一貫平易近人,工作踏實,團隊的每一位職工都很敬佩他。
“楊經理天天騎著電動車來看大伙兒,見誰的活路重就幫誰。每天只要一見到他,我們干起活來就踏實多啦!”2011年接替楊清榮主管位置的好哥們魯家英說,“他早已成為環衛工心中的榜樣目標。
2014年,他又當上了公司“優秀經理”,工資漲到3500元。
楊清榮說:“這份工作已是我生活的一種習慣,不管什么活,都得有人干,雖然很臟,雖然是累,也得有人干,作為一名環衛工人,能為自己住的城市貢獻一份力量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記者手記
興義市環衛工人大多數是臨時工,他們中“超齡”環衛工很常見,興義市環衛站一線清掃崗位的環衛工工資標準為每月1250元左右,不少靠從垃圾中撿破爛貼補,維持最起碼的生活,靠租房過日子。
空頭的贊美對于環衛工人毫無實惠,更多的關心環衛工的生存狀態、工作境遇,維護基本權益,逐步完善社會保障,減少后顧之憂,讓他們覺得生活有奔頭,才是施政理念的進步,是文明城市建設的深度,是現代城市溫暖的內涵。(來源:貴州日報)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