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南科大實驗小學的課桌可隨意拼接。

中圖:荔園小學外教在講課。

下圖:仙桐實驗小學的圖書館。
學生要會烘焙、烹飪;學校擁有專業的舞蹈房、合唱房、琴房和劇場;專門的家長接待室;班主任辦公桌搬進教室……今年,深圳新改擴建了不少學校,它們都長啥模樣?有哪些特點?昨天,市教育局組織媒體記者兵分兩路,走進這些新校園,將它們深藏不露的“絕技”逐一展現給市民。
龍華新區玉龍學校:
讓學生學會生活
玉龍學校從籌建之初就受到片區居民的熱切關注,原因主要是:龍華片區學位實在太緊張了!該校是九年一貫制公立學校,是我市大型保障性住房“五個一”工程——龍悅居的配套教育設施。開辦第一年,學校開設1至8年級19個教學班,招收周邊小區的學生共600名左右。今年,深圳制定了關于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指導意見,學校緊扣這一要求,將“生活為源,發展為本”作為辦學理念,開設烹飪、烘焙、整理、生活微電影、禮儀交際、理財和急救等小本課程,“我們馬上要舉行比賽,學生在1分鐘之內比比能系好多少鞋帶。同時,我們還將建一個約40平米的快樂廚房,看孩子會做多少個菜,相應地為其頒發大廚、御廚、廚神稱號。對于會做烘焙的學生,則授予西點小將、中將、大將稱號。”校長黃美蕓說,學校每個學期設15臺戲,全部由學生自編自演,從而給孩子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讓他們擁有陽光和自信。
南科大實驗小學:
課桌不規則、不設講臺
南方科技大學實驗小學從建校之初就承擔著教改的重任,此前也屢屢在媒體上亮相。昨天,記者一走進學校課堂,立即被活躍而獨特的課堂氣氛吸引住。首先在課桌方面,與傳統的長方形課桌相比,南科大實驗小學的課桌是不規則的四邊形,這樣的好處是,可以隨意拼湊成一個菱形,便于孩子們小組活動和討論。此外,在教室中,老師沒有講臺,便于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因為每個班只有20名學生,教室比普通教室顯得要寬,因此在教室的最后,每個班級都設有活動體驗區,便于孩子們活動。
走出教室,學校還貼心地專門設置了家長接待室。在這里,記者見到了該校的外籍副校長孟百詩(英文名為Elisabeth montgomery)。這位在深圳生活了15年的美國人,此前一直在育才從事國際教育,此次加盟南科大實驗小學,將以顧問的形式,繼續開展國際教育,為學校引進先進的國際教育理念和教材。
福田荔園小學西校區:
讓孩子“剪”出美麗人生
荔園小學西校區今年終于結束了“被租”的命運。以前,它一直被其他學校租用辦學,如今被荔園小學收回。該校位于福田區振中路。9月4日記者實地走訪了這所新學校,該校目前只有一到三年級,共376名學生。據該校校長黎新風介紹,目前一年級只有四個班,每個班35人。現在他們嘗試進行精品化的教學。現在他們有27名教師,其中還包括一名來自美國教英語的外教。
荔園小學是深圳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國際象棋、剪紙等都是他們學校的特色課程。尤其是剪紙,他們擁有自己創辦的教材,剪紙課在全校的普及率是100%,全校每位學生都會剪紙。荔園小學西校區雖然是所新學校,但是其師資力量卻十分雄厚,荔園小學的三個校區之間經常有各種交流,而且各種教學條件也是互通的。另據了解,荔園小學合唱隊是深圳唯一的小學模范合唱團,并多次獲獎。此外,學校還開設了管樂隊、舞蹈隊、古箏隊、朗誦隊等藝術團體。
羅湖仙桐實驗小學:
電影課、表演課周三見
走進仙桐實驗小學,感覺它的占地面積并不大,但是學校的建筑卻都很實用。不論是夢想舞臺還是設計風格十分討巧的圖書館,都將空間發揮到了極致,既布置的十分舒心而且又非常實用。圖書館設計的窗口都是座位,而且內外交錯,可以做里面,也可以坐在外面;圖書館的大門在一樓,但二樓的樓梯口也直接連到圖書館,這樣可以讓孩子們不用下樓就去圖書館了。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